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24日讯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青岛市“项目落地年”。青岛蓝谷作为“项目落地年”首批项目集中地,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及时传递青岛市“项目落地年”最新成果,见证项目落地的新成就,增强政企交流,11月23日,由青岛市委网信办指导,青岛蓝谷管理局、青岛市中小企业网络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的“见证蓝谷”媒体大v行活动举行,来自中央、省、市媒体,自媒体及青岛市中小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走进蓝谷,实地探访蓝谷高质量发展成果。
当天,活动第一站来到位于青岛蓝谷的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工(青岛)研究院),了解其在科技成果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亮点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的探索过程。
媒体、自媒体大v及中小企业代表一行在院长助理庞大宇的介绍下,参观体验了研究院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深切感受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成果产业化的现实意义和可实操性,中小企业有代表在场提出企业需求并与相应技术经理人做交流沟通。代表一行重点参观了大工(青岛)研究院的市场化产品:海水淡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业超市,该项目于今年10月22日在青岛蓝谷正式揭牌。海水淡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业超市汇聚了海水淡化领域技术资源和需求资源,为海水淡化技术方和需求方提供了交易的平台,推动了海水淡化成果实现产业化落地。
大工(青岛)研究院海水淡化技术经理人袁首向在场媒体及中小企业代表们介绍超市的客户和产品。海水淡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业超市将海水淡化领域、供应链、企业、金融、中试、成果等成果产业化各要素及环节集中展示,并以超市货架形式收储新成果,推广新技术,出售新产品,使对海水淡化领域有需求的企业、投资者、专家来超市选购心仪的产业化产品,并引进专业公司分析测试推演成果产业化的收益及风险,一站式解决海水淡化成果产业化问题。
据了解,大工(青岛)研究院是落实大连理工大学与青岛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校地科技成果转化的后轮驱动模式,于2015年3月成立,由昌盛东方实业集团控股、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参股设立的新型研发组织。
自成立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科协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核心团队从510万元资本金起步,6年间收入超过1.5亿元,纳税500多万元,孵化科技型企业6家,4家已实现盈利,其中两家年收入过千万,探索出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管理模式。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大工(青岛)研究院还牵头制定了《高校科技成果环链结构产业化指南》团体标准,被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联合发布。大工(青岛)研究院通过市场化盈利先后投入研发经费超过1500万,孵化了3家高新技术企业,有多个产品占细分市场份额超过30%,并出口到韩国、欧洲等地。
隆冬虽至,清新区却迎来了充满生机的重大项目建设暖冬。在日前举行的清远市清新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
广东省职教城10所高校、12万师生入驻,人才和科教资源丰富,清远怎么运用这一座人才资源蓄水池做好人才...
为进一步提高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运行,近日,烟台市牟平区召...
威海商务提示:RCEP为老百姓带来什么
让更多人享受到移动光宽带的优质网络,离不开装维人员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