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盘点2021丨68.21%!威海高新技术产值比重居全省首位

  • 2022-01-01 00:47:20 来源:威海日报

2021年,在全省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威海以68.21%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稳居全省第一。

创新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今年以来,威海在山东科技创新版图上保持领先——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超过1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870家,1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榜2021年度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

68.21%,是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有效迸发的力证。数字背后,印证着我市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市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发展上争先。我市将持续深化“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完善“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美编 谢凯乐 制

平台体系搭建盯住“广”

——北大落地生根 “1+4+N”的“威海模式”再上新能级

今年4月底,“未名湖”牵手“威海湾”:

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成立以来,一批北大教授团队与威高集团、润泽冷链物流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高端国际性会议“威海论坛”也在紧张筹备中;

11月初,“威海湾”走向“未名湖”:

“威言海谈”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专场交流研讨会在北大举行,围绕如何对接威海当地需求、推动威海创新发展恳切交流。《北大师生素质教育参考手册(山东威海)》的发布,将吸引更多北大师生来到威海。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北大落地,是我市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中的“一手好棋”。构建“1+4+N”创新平台体系,更是我市重塑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筑牢创新根基的一项系统工程。

加入“N”序列的第一时间,姚建铨院士亲自担任院长的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就注册了三个产业化方向的公司,围绕海洋、医疗、工业智能装备等领域,推动激光技术成果在威海产业化。

当下,中威橡胶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第二代激光清洗设备已“上岗”一个月,激光自动化清洗代替了人工传统砂洗、酸洗,效能提升不说,还实现了零污染。据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将根据企业的“定制化”需求进行设备改造升级。

有了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大批科研院所的“加盟”,我市科技实力加快实现质的提升。记者 朱春晓 摄

今年,我市做实“1”,强化龙头引领;做强“4”,夯实产业支撑;做活“N”,激发创新活力。“1+4+N”体系赋能下,全市科技创新有了 “硬核支撑”。根据最新统计,“1+4+N”创新平台体系已纳入24家平台、延伸设立118家创新机构,覆盖我市七大产业集群。在2021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中,“1+4+N”体系中的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4家平台获得优秀等次。

盯住创新平台体系搭建的“广”,科技创新成为今年我市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1+4+N”体系瞄准融合聚合,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破解创新资源不足、平台与产业契合度不高、创新成果转化力度不大的问题。

平台体系建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能否形成更多创新成果、服务更多项目企业、产生更多社会价值。今年,仅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就组织开展了400余次“双走进”活动,发布科技成果300多项,解决企业技术需求146项。整个平台体系已累计孵化企业229家,形成产值超过100亿元,走出了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威海模式”。

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我市持续深化“1+4+N”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本报记者 杨正 摄

眼下,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们将在30多位威海“产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为威海打开了产教融合、引才留才的全新路径;一年来,22名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科技副总”共与威海企业达成技术研发合作意向30余项,解决“卡脖子”问题16项……灵活创新的人才引育模式,让“1+4+N”正加速成为我市密度最大、增长最快、创新最活跃的人才高地。

锚定“争先”的目标任务,市科技局在新的一年里,将把科技创新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挥“1+4+N”创新平台体系作用、精准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方面,推动平台与企业常态化对接,持续打造覆盖“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努力在国家和全省科技创新大格局中作出“威海贡献”。

产学研合作盯住“深”

——中科院两次续约 探索多链契合的“威海实践”

今年10月,中国科学院—威高研究发展计划(简称“威高计划”)进入了第三个“五年”。

“绑定”科研团队、引进全职博士、选拔研发人员输送到科研机构学习交流等合作内容,将为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储备宝贵人才,攻破更多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威高计划”是中科院与地方开展的首个产学研合作计划。10年牵手,该模式使得威高集团包揽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亿元。

科研新平台山东大学(威海)新工科与交叉学科科研楼项目拔地而起。记者 朱春晓 摄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我市聚焦企业需求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在与25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关系、1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我市今年开展“火花”行动等各类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累计邀请专家1000多人次与企业洽谈对接,促成产学研合作130余项。

今年,是“威海市人民政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启动的第四年。截至目前,基金累计支持我市23个产业化项目,撬动企业研发投入8488余万元,为企业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现今,又有7个项目进入初选阶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关键要解决企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今年,我市成立8个调研小组,结合“四送四听”先后赴企业调研30多次,走访企业200多家,摸排出130多项问题,梳理出100项“卡脖子”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攻关。

12月28日,在山东威林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批锂电池管理模块下线,它们将构成大型盾构机电池组,应用到中铁装备等大型工程装备企业,为国家地铁隧道建设以及铁路和公路隧道建设提供能源保证。

“两年前,工程装备用锂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制约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公司总经理孟猛回忆说,一场对接会精准“撞上”了高校项目。在青岛大学威海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协助下,企业已走在行业前列。

中欧水处理及膜技术创新产业园。记者 孙大伟 摄

这一年,资金链、人才链、供应链成为“一条创新链”的有力支撑。

9月1日,山东煤炭技术学院首批1250名学生,意气风发来到位于南海新区的新校园。聚焦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学院将设置能源与动力、信息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实现学生就业和区域产业发展用人需求精准对接,真正把学科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园区里。

今年,我市打造了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链条,实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线上办理。截至目前,已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67笔,惠及企业296家,贷款总金额16亿元。

产学研合作“加速跑”,技术转移转化随之“节节高”。去年,我市四个区市全部获评全省首批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是唯一一个实现“全域一片红”的地级市。

迅速进入“争先模式”,市科创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筹备明年开展的“名校直通车—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暨2022威海市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活动,让企业与高校再次“双向联动”。

明年,我市科技部门还将深入企业一线整理编制《企业技术需求汇编》,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创新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对接交流,集聚国内外科技合作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服务供给盯住“高”

——在全省率先“揭榜挂帅” 给出解决共性技术难题的“威海方案”

12月29日,在荣成市海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鱿鱼精加工车间,第四代鱿鱼加工自动化装备“惊艳”全场:只需1分钟,50条鱿鱼便完成掏黄处理干净。这也是我市首个“揭榜挂帅”项目研发成果,已在胶东“鱿鱼加工圈”名声大噪。

“这个揭榜挂帅项目精准度高,研发效率高,最关键的是让我们真正尝到了科技研发带来的甜头。”荣成市海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华军说,如今生产线已节约一半人工,成本节省60%以上。

怎样优化科技服务供给?2021年,威海用“揭榜挂帅”机制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市现有海带、鱿鱼等较大规模冷链食品加工企业160多家,由于前置处理工序80%依赖人工,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让“机器代人”成为迫切需求。可因技术“研发难、仿制易”,企业在研发投入上顾虑重重。

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扭住“创新链”的链“头”,我市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揭榜挂帅”制,在鱿鱼冷链加工领域先行先试,研究制定《海洋冷链食品加工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揭榜制”研发项目实施方案》。

赛马,让科技创新的效应更突出。前不久,我市正式出台《威海市“揭榜制”科技项目试点工作指引(试行)》,举办全市鱿鱼加工自动化装备研发成果展示会、首届海洋领域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科研成果展示交易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解决一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揭榜挂帅”实施半年来,鱼排自动切片系统项目已完成方案调研、论证,实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并针对自动切割、连续上料等部分技术难点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获取了相应的测试结果,工程样机已经在现场开展疲劳测试;冰场远程智能搬运项目已实现了产业化,在靖海集团制冰厂运行;活体鲍鱼分拣系统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研发,开始测试原型机……

威海黑马独角兽加速中心开班授课。记者 孙大伟 摄

12月27日,我市“揭榜挂帅”又发布了新一轮的3个新项目——冷冻鱿鱼食品包装机的研制及产业化、扇贝生开壳取柱工作站、路亚仿真饵自动化涂装流水线。新“榜”一发布,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科科长隋向辉并没有松懈,针对2022年1月14日后组织首轮海选,又布置了对“揭榜标书”的实时筛选工作。

“聚焦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我们将通过举办会议会展、搭建创新平台等,争取让‘揭榜挂帅’做法常态化,借助‘智慧大脑’,努力让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实现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协同发力。”隋向辉说,将请专家逐个领域、逐个集群调研收集共性需求,加快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前不久,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关于同意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新区成功获批,位列省内8家国家高新区第2位。

“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就是把各类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企业聚集,通过制度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高新区在落实“信易贷”基础上,启动本地化信易贷平台“信财银保”的建设工作,从多个维度不同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并设计了独具特色的金融场景、政策场景等应用场景,让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脱颖而出,有需求的企业也可以享受到更多金融服务。

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发展上争先,必须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藩篱。全面推开“揭榜挂帅”“委托制”“包干制”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落地……体制机制创新将按下“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的“加速键”,推动科技创新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

标签: 威海 高新技术

推荐阅读

来宾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加速跑”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

元旦刚过,广西汇元锰业公司生产车间立即恢复往日的忙碌,一车车矿石在这里通过初选、冶炼、中和、净化...

清新29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总投资超200亿元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牵引

隆冬虽至,清新区却迎来了充满生机的重大项目建设暖冬。在日前举行的清远市清新区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

清城区探索创新“1+N人才服务基地”模式 培养更多人才助力地方发展

广东省职教城10所高校、12万师生入驻,人才和科教资源丰富,清远怎么运用这一座人才资源蓄水池做好人才...

烟台市牟平区召开2022年危化品领域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为进一步提高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运行,近日,烟台市牟平区召...

一图读懂丨威海商务提示:RCEP为老百姓带来什么

威海商务提示:RCEP为老百姓带来什么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房产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