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7岁的高学广老人致电记者说,他很喜欢晚报《老物件会说话》这个栏目,刊发的几篇稿件他一字不落地看了两遍,他很有感慨:“老物件是一个时代的印迹,见证了社会发展。”
高学广讲述缝纫机的故事日前,77岁的高学广老人致电记者说,他很喜欢晚报《老物件会说话》这个栏目,刊发的几篇稿件他一字不落地看了两遍,他很有感慨:“老物件是一个时代的印迹,见证了社会发展。”
高学广说,自己家里有一台20世纪70年代买的华南牌缝纫机,老伴儿曾蹬着缝纫机,用密密的针脚,“缝制”出一家人的快乐,平凡岁月里的悠悠往事、淡淡幸福,如静水流深,嵌在这台老缝纫机中。
心疼妻子,他暗暗决定买缝纫机
在涧西区高学广老人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台缝纫机。
这是一台购于1975年的藏头式缝纫机,黑色的机头,镀铬的滚轮,铸铁的脚踏板,棕色的实木台面。缝纫机的一块木板是活动的,不用时机头可以扳下来藏在里面,放下盖板后,整个桌面是平的,铺上桌布可以摆放物品;用时打开木板,把机头从里面拉出来。
王廉蕊在使用缝纫机由于岁月的剥蚀,缝纫机的台面表层已经裂开,用胶布粘着;皮带有裂痕,脚踏板也有了锈迹。像所有的老物件一样,这台缝纫机散发着岁月的味道。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四大件”,也叫“三转一响”。所谓“三转”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指收音机。当时,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三转一响”,这甚至成了年轻人结婚必备物品。
高学广说,之所以买这台缝纫机,是因为心疼妻子。
在家里有缝纫机之前,做衣服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当时他和老伴儿王廉蕊住在瀍河区一所中学的家属院,晚上灯光昏暗,妻子在灯下做针线活儿,稍不留神,手指就被针刺一下。针刺在妻子手上,疼在高学广的心里。他暗暗决定,攒钱买台缝纫机。
[1] [2] [3] 下一页 尾页标签:
日前,77岁的高学广老人致电记者说,他很喜欢晚报《老物件会说话》这个栏目,刊发的几篇稿件他一字不落...
今天洛阳晴天转多云,偏南风3级到4级,气温3℃到20℃。
连日来,随着“豫见春天·惠游老家”免门票活动的开展,龙门石窟景区备受游客热捧,该景区免费推出的《...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作为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重要一环,长夏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给你两个小时换一种人生体验,你会怎样做?看一场电影还是听一场演唱会?一些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沉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