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夕阳事业”向阳而生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纪实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
【资料图】
对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就市政府办理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审议意见情况开展督查、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列入2023年十大市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养老服务”这一重要民生事项,打出法治引领、监督问效、部门联动“组合拳”,护航“银发族”安度幸福晚年。
集成政策 持续推进“老有所养”
我市于2005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1年底,全市常住人口456.07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2.03万,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10.1万。“银发浪潮”滚滚而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2020年至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调研组通过听工作汇报、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到全市各地实地察看情况、赴外地学习考察养老服务先进做法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工作调研,助推我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服务供给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保障水平逐步提升。
“调研组要做到真查真看,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形成务实的调研报告,为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提供有效参考,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方法途径、思路举措,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2022年6月下旬,在养老服务工作汇报座谈会上,听取了与会人员发言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廖奇志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把养老服务作为当前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聚焦问题短板,抓住发展机遇,加强协调联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工作精细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水平。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我市及时出台了《九江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和管理办法》,明确“凡新建住宅小区等群体性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按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并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迈出了我市养老服务“转型”的重要一步。此后,我市还先后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意见》《九江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和16个配套文件,为我市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全面完成12个社区嵌入式养老院、24个社区老年食堂、102个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任务;全市现有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30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428个;加大各类资金投入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提高重点人群护理补贴和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全市的困难老年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制度……这一份份民生承诺、一项项民心工程、一张张温暖答卷,充分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养老服务工作取得的全方位进步,也印证了我市坚持和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所作的努力。
聚焦堵点 科学谋划“老有所享”
“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相比还有差距,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在2020年11月9日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点出我市养老服务存在群众养老观念陈旧、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市场活力有待激发、专业服务人才短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并提出强化社会养老政策宣传、加大养老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社区和居家养老建设、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素质等建议。
在2022年9月26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关于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再次点出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存在供需结构矛盾明显、设施建设基础薄弱、安全监管隐患突出、医养结合深入不够、专业服务人才短缺等方面症结,并给出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智慧平台建设、形成监管工作合力等相关建议。
动态性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专题调研,其目的是凝聚民智、精准施策,开出“良方”、监督落实,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每一次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都形成了分析问题透彻、建议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力争帮助养老服务工作推出有力举措。
在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全力围绕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需求,强政策、增投入,夯基础、优供给,“健”平台、保服务,重人才、提素质,建机制、补短板,一系列“动作”正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我市持证社会工作者920人,每千名老人配备社会工作者1.12人;依托全市8个县级社工站和82个乡镇社工站,实施“蓝马甲行动”老年人专项服务计划,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专业社工服务;全市189家养老机构实现消防达标率100%,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小区达到40个;将城市老旧小区196处闲置资产整合改造为养老服务用房;建立全市老年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数据库……
跟踪问效 努力实现“老有颐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通过“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方式,不断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有个别新建小区配建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处在第一层的架空层,不但影响通风、采光,且布局也不合理,附近老人进出不便,厨房油烟无法依规排放,导致新建小区配建的养老服务用房无法投入使用。”“当前我市公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是按照发改部门核定的价格标准执行,但随着物价上涨及人力成本增加,收费过低导致公办养老机构难以负担护理员工资、日常开支和招聘到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今年3月,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组织人员深入我市中心城区就市政府办理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审议意见情况开展督查调研时,对我市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成效表示肯定的同时直指矛头,并在随后形成的督查报告中给出了相应建议。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在履行代表职责中也聚焦养老事业展现作为,提出了不少建议。为使代表建议落地生根,真正发挥“金点子”作用,在近日组织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社会建设领域代表建议“回头看”督办会上,督查组通过听取有关部门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向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切实推动了相关问题得到解决。
养老服务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以“永远在线”的担当姿态持续跟踪问效,切实推动全市上下把养老服务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之中,形成各地各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力争让浔城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刘峰 朱子秀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梦如)
标签:
让“夕阳事业”向阳而生——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纪实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
“种一口牙花了一辆车的钱”,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种植牙的印象。因为高昂的费用,让不少饱受牙齿疾病困...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今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5月22日,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
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因转参加职工医保导致重复参保或去外地上大学等原因需申请城乡居民医保停保的